English | 加入收藏
  •  
  •   
徐氏古董地毯网
  • 首 页
  • 关于徐氏
  • 收藏动态
  • 地毯商城
  • 仿古定做
  • 地毯清洗
  • 地毯修补
  • 古玩杂项
  • 古典家具
  • 售后服务
  • 地毯专题
  • 联系我们
高级搜索
本站公告:
地毯出租服务
徐氏地毯-地毯单价依店内明码标价为准
红豆集团对纺织品“下乡”进行有益探索
区别徐氏商城仿古地毯&古董地毯
新研发:植物天然药剂清洗地毯
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地毯新闻

手工古董地毯濒临消亡值得收藏界重视

浏览574次

    古毯收藏“冷门不冷”

  专家称有艺术价值更有历史文化价值 手工古董地毯濒临消亡值得收藏界重视

  在当下火热的收藏界,古毯显然是一种冷门的藏品,然而事实上,上百年的古董手工地毯具有极高的收藏价值,近年来越来越受到收藏界的青睐。1月9日,由甘肃收藏协会黄河文化委员会等单位主办的中国古毯展览会在甘肃画院拉开帷幕,此次展出的一百余块风格迥异、品相俱佳的古董地毯吸引了众多收藏爱好者。业内人士表示,古董地毯收藏近年来越来越热,作为一种古老的手工艺品,手工地毯本身集实用性与艺术性于一体,民俗文化价值更甚于其艺术价值。

  类似古毯专题展览在国内很少见

  中国古毯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古董地毯(上百年的老旧地毯)具有极高的收藏价值;另一类是仿古地毯,仿古地毯也是在古董地毯基础上研制编织生产出来的新地毯,新地毯的材质由纯毛和纯丝制成。

  据了解,此次展出的一百余块古董地毯,是我省民间收藏家蔡海祯、王选成经过近20年收藏的,风格迥异、品相俱佳,其中既有年代久远,产自十七世纪燕京地区的红褐地毯《芦燕图》,又有二十世纪产自内蒙古包头地区的《八骏图》,更有价值连城的十九世纪产自新疆地区的《百鸟朝王图》等,让众多藏友叹为观止。

  甘肃省收藏协会主席鲍建和告诉记者,如此规模的古毯专题展览,在国内也很少见,古毯融合了西北地区少数民族文化、汉文化及西方文化等为一体,从一个侧面充分体现了我省悠久灿烂的古丝绸之路文化。

  古毯具有很高的历史和民俗文化价值

  据业内人士介绍,早期的中国古毯已经非常罕见,现存于世的多为明清时代的一些地毯,中国古毯大致可分为五大类:新疆古毯,西藏古毯,包头古毯,宁夏古毯,北京古毯。我省著名画家、工艺美术大师今明教授告诉记者,之前人们一直以为地毯是通过丝绸之路从西亚等地区传入我国的,但后来在新疆和田出土了一块古毯,证明早在2200年以前,和田栽绒地毯就已诞生,这就证明了地毯不是舶来品,而是地道的中国文化。

    今明教授告诉记者,十八世纪末,机器纺织的地毯就已经在欧洲兴起,如今,纯手工制成的地毯已经少之又少。在古代,这种手工制成的地毯也主要是宫廷或者寺庙在使用,一般的老百姓是用不起这样的地毯的,这种手工地毯既有实用性,也有艺术性,其本身的防潮、隔寒、保暖等功能是其实用性,而其融合了多种文化因子的图案设计,又使得其具有一定的艺术性。今明教授认为,总体来看,古毯的艺术价值相对一般,更值得关注的是其卓越的历史价值和民俗文化价值。(新浪收藏)

 

上一篇:九眼天珠:佛法修行中最后境地集九乘之功德
下一篇:阿拉善左旗仿古地毯织造技艺入选非遗保护基地

热门文章
  • 古董地毯中博古纹是什么意思?
  • 从宁夏飞来的“波斯地毯”
  • 老地毯清洗维护的正确方法
  • 老旧地毯放置储存方法
  • 万字纹——万福万寿不断头之意
  • 徐氏博物馆中仅有的一条西藏虎皮纹地毯
  • 纯毛地毯掉毛是怎样回事?
  • 古董地毯与现代地毯的区别
  • 百年古董地毯织做过程回放(4)织做过
  • 仿古地毯半成品平活刮毛和清洗过程
  • X34仿包头
    X34仿包头
    仿包头木红底色兰虎皮-XN334
    仿包头木红底色兰虎
    宁夏兰底行龙A2098
    宁夏兰底行龙A20

    兰底龙抱柱一对A973
    兰底龙抱柱一对A9
    A2850
    A2850
    红底色暗八仙图00274
    红底色暗八仙图00


    • 店铺位置
    • 加入会员
    • 使用帮助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2004-2010 徐氏地毯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1169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