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0’s包头古董地毯(蓝底色寿字盘长纹)图由徐氏地毯博物馆提供
地毯是用羊毛线结独立的系在棉织经纬线上,而织成的精美的手工艺品。地毯在室内的布置中占着很重要的地位。编织手工地毯在我国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蒙古高原上的游牧民族在两千年以前也出现了用牛毛或驼毛捻成线,按照古老的编席方法编织出有美丽花纹衬托的各种毯类。
民间常用的各式长方毯,则大量应用夔龙纹、从团花、花边以及角隅图案,全是直线构成的草龙拐子的适合纹样。在构图上,大多是中央有圆形团花,以夔龙纹为多,四边围绕二至三道花边,有一道为主,装饰草龙间花。花边和中心团花之间的四个角隅,设四个形夔龙拐子。中心团花,角纹和花边,经常是夔龙回纹、云纹等,纹样适合变化。
1900’s包头古董地毯(蓝底色牡丹花抱角单奎)图由徐氏地毯博物馆提供
这些形式特点是古老的蒙古族绣花毡和家具装饰的传统形式,自然被地毯的形式所吸收。在色彩上,主要以蓝、黄、驼三色为基调,间以紫红、白、黑等色。黄、蓝色应用最多,既对比,又协调,所以外国的收藏家们又称之为“中国的黄、蓝毯”。“白三蓝”地毯再现了元明的青花瓷器的风格,也是蒙古族注重蓝色的体现。一些卷草、八宝、宝相图案,云纹等传统图案,经过改造,使之适合地毯的特点。
1900’s包头古董地毯(蓝底色牡丹花抱角但奎)图由徐氏地毯博物馆提供
召庙中所用地毯一般黄色多,而民用的则蓝色多,黄色与宗教信仰有关,蓝色则与蒙古族的色彩的传统爱好有关。比如清末的陕北的神木、府谷地毯多以深底色的“白三蓝”夔龙毯,供应鄂尔多斯蒙古族,这是以蒙古族的传统习俗和爱好专门设计的。同时在蒙古地区多流行三蓝毯。
上一篇:驼毛古旧包头地毯 百分百纯天然 下一篇:低碳生活从地毯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