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故宫博物院珍藏的百万件文物中,毯类文物虽不甚众,却是极为重要的一部分。精美的纹饰、艳丽的色彩和厚厚的、柔软的毛织毯面,有美化环境、御寒保暖的双重功能;正方、长方、异形等各类毯,尺寸、形状各异,又是研究宫廷生活史的重要文物资料。然而,在故宫编辑出版的多门类、多质地的艺术品研究专着和图录中,有关毯类文物的书却是空白。90年代,我院编辑出版的“故宫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全集”(六十卷),几乎囊括了各门类文物,却唯独没有毯类文物。
故宫博物院现藏毯类文物(地毯、炕毯、壁毯及其他多种用途的毯)一千多件,其时代之早,保存之完整,在世界上亦首屈一指。目前故宫毯类藏品分地下、地上两种库房保管。地下库房保管的是比较整齐、洁净,尺码在30平米以内的地毯,统一存放在铁柜内。另一部分是在民国年间,将清代各宫殿铺用过的大型毯,也有淘汰下来的破损残件,由于当时使用之后没有经过清洗、保养,不宜存放地库,统放在地上库房保管。这部分大型毯因尺码大(一块毯子卷起来直径六七十厘米),动辄二三百斤,没有足够的人力是无法搬动的,就是打开看看都很困难。因此每块地毯的尺寸、纹样和颜色的资料信息也十分有限,加上长期以来毯类文物未能得到相应的重视,对清代宫廷用毯情况及毯类文物的工艺研究也十分薄弱。
清朝是距今最近的一个朝代,现存毯多为清代不同时期在各宫殿内铺用的文物,亦有一二百年的历史了,保存至今,实为珍贵。故宫所藏毯类文物以丝、麻、棉为经纬线,经过植物、矿物染料染色的毛线织的栽绒毛毯,经使用、踩踏日久,毯面受到磨损,加之空气温湿影响自然腐蚀,或护理不当生虫、土浸,很难保存。但对宫廷历史研究者来说,宫廷中留下的大量使用过的毯类文物,不仅有着极大的吸引力,而且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由于各项工作交错进行,这批文物的整理工作迟迟没有提上日程。
上一篇:开利地毯:别人不能做到的我们也可以 下一篇:象征生活与地位的古毯 竟不被收藏界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