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西藏边境出口商品仍以初级产品、原材料、土特产为主,尽管西藏的畜产品、矿产品、中药材等土特产在世界范围内享有盛誉,但商品经济的发展、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与国内国际市场接轨势在必行,西藏地区的土特产品终会因其品种单一、质量不高退斥于市场之外。以地毯为例,地毯是西藏的传统民族工艺品,历史悠久,用料独特,织法讲究,在国际上广有市场,尤其是江孜卡垫。但前些年却失去了国际地毯市场交易热潮的良机,其主要原因就是品种单一,花色、图案变化不大,无法满足市场的需要。“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对西藏边贸而言,也是如此。
优化出口商品结构,是指不放弃甚至要通过提高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加工程度、技术含量、产品的质量与档次,并形成民族品牌等多种方式进一步发挥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优势的同时,依托兄弟省市的资金、技术援建,加强同兄弟省区的协作,充分发挥“后发优势”,积极地创造和形成资本密集型或技术密集型产品的出口优势,大力扶持和发展绿色边贸和边境人文旅游等服务贸易的研发。
这就要求在巩固与发展传统比较优势产业的同时,注意开拓与培育高新技术产业、绿色产业和旅游业的竞争优势,使其成为西藏边贸乃至整个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后备基础,形成边贸出口的差异化竞争,降低边贸发展中的不稳定性。对此,我们必须根据边贸市场的需求,调整产业结构,建立不同类型的出口商品生产基地,生产品种多样、质量保证的适销对路产品,带动西藏边境地区商品经济的发展,培育商品观念,繁荣市场经济。
上一篇:优势政策有助于发展提高西藏地毯业 下一篇:金阳:市场热销“仿丝”地毯88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