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古董地毯——虎皮纹
据我自己在收藏古董地毯20多年以来所统计,目前在全球存有的中国古董地毯不超过4万条,也就是说,按照清朝时期我国按照4亿人口计算的话应该每一万人才有一条地毯,在如今全国的古董地毯存世量不超过2万条,其中还包括大路货和次品。这样算来,品质达到收藏级别的古董地毯存世量的稀少令人发指。中国古毯源于西汉,在两千年的历史文化遗产中,一直属于保有量最少、而价值又很高的收藏品。
上次说到古时候使用地毯人身份。那么今天说下西藏地毯的起源。说起西藏地毯就不能不说说文成公主。史书记载:文成公主聪慧美丽,自幼受家庭熏陶,学习文化,知书达理,并信仰佛教。松赞干布是藏族历史上的英雄,崛起于藏河(今雅鲁藏布江)中游的雅隆河谷地区。他统一藏区,成为藏族的赞普(“君长”之意),建立了吐蕃王朝。唐贞观十四年(640),他遣大相禄东赞至长安,献金五千两,珍玩数百,向唐朝请婚。太宗许嫁宗女文成公主。 7世纪,西藏王松赞干布震撼唐朝。当时,唐朝拥有世界最先进的经济文化。唐太宗崇尚“一桩婚姻就相当于10万雄兵。”16岁的文成公主知书达理,朴素大方,主动应征作25岁的松赞干布夫人。贞观十五年(641年),文成公主在唐送亲使江夏王太宗族弟李道宗和吐蕃迎亲专使禄东赞的伴随下,出长安前往吐蕃。松赞干布在柏海(今青海玛多)亲自迎接,谒见李道宗,行子婿之礼。之后,携文成公主同返逻些(今拉萨)。文成公主在吐蕃生活了近40年,一直备受尊崇。 据《吐蕃王朝世袭明鉴》等书记载,文成公主进藏时,队伍非常庞大,唐太宗的陪嫁十分丰厚。有“释迦佛像,珍宝,金玉书橱,360卷经典,各种金玉饰物”。又给多种烹饪食物,各种花纹图案的锦缎垫被,卜筮经典300种,识别善恶的明鉴,营造与工技著作60种,100种治病药方,医学论著4种,诊断法5种,医疗器械6种。还携带各种谷物和芜菁种子等。上次文章中提到古时候的地毯是皇室贵族使用,且文成公主的闺房当然也是少不了的了,房间内习惯用地毯后,不管搬迁到哪里都是不可以没有地毯的。所以文成公主在嫁到西藏之后要西藏人民学织地毯。由于西藏游牧民居多,织做些小地毯便于携带,且织做的机梁越小越便于携带。之所以西藏古董地毯没有规格大的出现,且都是1.6*0.8这个尺寸。然后就是马叉和牛叉了。在文成公主没有嫁到西藏之前西藏是没有地毯的。所以中国西藏地毯的起源是在文成公主嫁到西藏后才有的。且那个时候西藏人民怎么教都教不会地毯的编织工艺,才独创了长毛旺丹地毯工艺,随后才有了现在人们看到的西藏古董地毯的编织工艺,拉杆工艺织做地毯。
永隆元年(680),文成公主逝世,吐蕃王朝为她举行隆重的葬礼,唐遣使臣赴吐蕃吊祭。至今拉萨仍保存藏人为纪念她而造的塑像,距今已一千三百多年历史。青海省玉树县也建有文成公主庙。庙中央的文成公主坐像,端坐于狮子莲花座上,身高8米,形象生动,雕刻精细。这里一年四季香火不断,酥油灯昼夜长明,前来朝拜的藏汉群众络绎不绝。相传文成公主前往拉萨途中,曾在此地停留很长时间,受到当地藏族首领和群众的隆重欢迎,她深受感动,便决定多住些日子,并教给当地群众耕作、纺织技术。现文成公主庙已被列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上一篇:仿古地毯传统图案——甲骨文 下一篇:IAC亚洲第14家汽车地毯工厂北京开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