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道:和田是一个边疆少数民族地区,也是一个欠发达的贫困地区。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关键是通过优势资源的科学配置和经济结构的合理化调整,从而实现经济发展由粗放型增长到集约型增长,以及从单纯的经济增长到全面协调可持续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按照“政府引导服务、乡镇组织登记、大户牵头带动、农民自愿参加”的原则,大力推动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2009年转移富余劳动力37.8万人次,实现劳务创收9.38亿元,人均劳务创收550.22元,占人均纯收入的20.6%。2010年将实现劳务输出35万人次,通过强化技能和语言培训,逐步实现由体能型向技能型、短期向长期的“两个转变”,进一步提高劳务输出的质量和效益。
2009年和田地区林果精品园达到91.88万亩,人均林果业收入625.55元,到“十二五”末林果精品园将发展到200万亩,实现人均一亩精品林果,人均林果收入达到1000元以上。2009年特色种植达到34.22万亩,比上年增长14.6%,2010年特色种植业面积将达到40万亩。
同时,和田地区大力发展手工羊毛地毯,做大做强地毯业。充分利用地毯编织不与农事冲突,各家各户随时都可编织的优势和特点,着力优化图案设计,提高地毯品质,扩大生产规模,抓好市场营销,努力把手工羊毛地毯打造成促进农民增收的一项重要产业。2009年实现农牧民人均收入2667元,人均增收441元;2010年将实现人均增收400元以上,人均纯收入达到3000元以上的目标。
在二三产业方面,和田地区依托绿色产业优势明显,特色产业发展潜力巨大,天然气有较大储量,矿产资源丰富和地毯、维药、核桃、玫瑰系列产品在全疆乃至全国都有一定影响的优势,重点加快特色农产品、矿产等优势资源的开发利用,大力实施招商引资,落实优惠政策、强化优质服务、用好优势资源“三优”要求,吸引大企业、大集团参与和田优势资源开发。这几年和田GDP来自于固定
资产投资的拉动均不低于80%以上,和田地区立足于投资拉动型经济的实际,坚持抓住大项目不放松、积
小胜为大胜、盘活现有闲置资产“三项措施”,加快二、三产业发展。立足和田优势产业、优势资源,
大力发展“五大产业”:一是农副产品加工业,按照“绿色、特色、规模、品牌”的发展思路,大力扶
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不断推动特色林果和畜产品深加工,形成农副产品生产、加工、销售一条龙产
业链。二是能源矿产开发业,扩大天然气利用规模,加快实施天然气入平原区农户,山区农户利用液化
天然气步伐,加快煤炭、水电等能源建设,积极争取国家支持加大矿产资源勘探力度,努力实现大的突
破。三是特色旅游业,高起点高水平抓好重点景区规划和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打造疆内外乃至国内外著
名旅游景区。四是民族特色传统加工业,立足传统优势和区域特色,大力扶持发展艾德莱斯丝绸、桑皮
纸系列产品和维吾尔族小刀具、花帽、乐器、民族服饰等民族特色手工艺品。五是现代服务业,以加快
商贸流通业发展为突破,大力发展面向生产、生活的信息、法律、金融、中介等服务业,提升现代服务
业发展的层次和水平。
上一篇:成本急剧增长 长三角纺企防产业空心化 生产内移 下一篇:哪种地毯能称为仿古地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