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日讯 愈演愈烈的“用工荒”,侵扰着劳动密集型企业,让企业主们深感无奈。然而,在劳动密集型企业相对集中的浙江省,却有一些企业悄然化解着“用工荒”。
除了大打“亲情牌”等常规手段,更多企业在这波来势汹汹的“用工荒”面前,添置高科技设备,着手生产技术改造,实行企业转型升级,力求彻底破解招工难的尴尬局面。
在樊曼如看来,这一切很大程度上归功于未雨绸缪,因为他们去年就已预见了眼下的“用工荒”。而发现这一端倪的“情报”,竟是缘于去年下半年的几次停电。
原来,公司去年上半年几乎从来不会停电,而到了下半年,电都不够用,经常停电。这里就涉及到一个推理:企业都需要用电––生产都在复苏好转––需要增加用工的企业会越来越多––年后的“用工荒”。
有了这样的预判,提高返工率就成了最见效的“避震”方法。樊曼如说,他们采取了物质和精神“双管齐下”,比如,报销来回车费,提升薪水;要求每一位主管,在过年期间电话慰问每一位工人及其父母等。
在金华,老员工带来新员工,亲友同乡互相介绍这样的“链条式”招工方式,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当地企业“用工荒”。许多务工人员回公司报到时,还有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将自己带来的亲友介绍给企业。一旦被企业录用,介绍人还可以得到相应的报酬。
上一篇:订单小外贸企业面临更大风险 下一篇:“华德地毯”首个誉为“世界酒店业的奥斯卡大奖”品牌